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记者秦聪聪报道,6月23日至29日是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,今年的主题是“银龄健康,从心启航”。在此期间,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于6月24日举行了“鲁医健康说”新闻发布会,邀请相关专家讲解老年心理健康的科学知识,以提升老年人的健康素养。
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江文静指出,老年人常见的睡眠障碍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,包括生理老化、心理状态、慢性疾病和环境因素等。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五个方面:
一、脑部功能衰退
随着年龄的增长,老年人的大脑结构和功能逐渐衰退,褪黑素的分泌量减少,进而影响睡眠结构和昼夜节律。
二、社交活动减少
退休后,老年人往往减少社交,增加孤独感,从而引发抑郁和焦虑情绪,进一步导致睡眠问题。
三、慢性疾病的影响
老年人通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,相关的症状如疼痛和瘙痒等会干扰其正常睡眠。
四、药物副作用
一些药物例如激素类药物和利尿剂,可能导致入睡困难或加重夜间起床频率,进一步影响睡眠质量。
五、环境和行为因素
老年人对外界环境更加敏感,行为模式的变化,如白天打盹和缺乏运动等,也会加重睡眠障碍。
针对老年人的睡眠障碍,首先应找到其原因。管理慢性病、调整可能引发睡眠障碍的药物及处理睡眠呼吸暂停等问题尤为重要。比如,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合理的睡眠诊疗方法在此过程中显得格外重要。
老年睡眠问题的非药物治疗
以失眠为例,首选非药物治疗,包括以下方法:
- 改善睡眠认知:重视睡眠健康,但不能过度关注睡眠时间,避免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。
- 营造良好睡眠环境:保持适宜的温度、湿度和光线,选择适合的床垫。
- 调整生活习惯:保持规律作息,减少白天小睡,增加户外活动。
- 饮食调整:限制刺激性食品的摄入,减少睡前饮水。
- 降低兴奋刺激:避免观看刺激影视作品,使用手机等,建议听舒缓音乐。
- 行为疗法:如睡眠限制疗法和刺激控制疗法,遵循固定的作息时间。
如非药物疗法效果不佳,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谨慎尝试药物治疗,优先选择半衰期短且不良反应少的药物。对于伴有抑郁和焦虑情绪的老年人,结合使用抗抑郁药物可能会更有效。
在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的过程中,Z6·尊龙凯时一直致力于提供专业的健康服务,让老年人能够享受更加健康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