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昌艺,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,儿科主任医师,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,在医学领域耕耘近20年,是“京城儿科王”刘弼臣的儿子。他在国内外医学杂志上发表过10余篇论文,并多次受邀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会。刘医生擅长治疗儿科各种疑难杂症,例如抽动障碍、秽语综合症、哮喘、肾炎、心肌炎、重症肌无力及小儿脑积水等。出诊时间:每周三、六、日上午。
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
许多人可能会经历“注意力跑丢”的时刻,尤其是孩子在写作业时摩擦时间,而成年人也常常在工作中分心。中医对“注意力不集中”有独特的见解,认为这不是简单的“脑子不够用”,而是身体内的“能量”未得到合理调配。
中医视角下的注意力问题
类似于手机后台开了太多程序,电量会迅速耗光,注意力集中也会受到影响。例如,有些孩子特别好动,情绪波动较大,晚上易出汗,难以入睡,这常被认为是“心火偏旺”,如同心中潜藏着小火苗,令其难以安静下来。此时中药如莲子心、淡竹叶等可以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,帮助心火平息。
还有一些人不仅注意力差,而且常感到疲惫,记忆力减退,上课或开会时容易打瞌睡,进食时也没有胃口,这往往与“脾虚”有关。中医认为“脾是气血的源头”,脾虚就如同家里的粮仓无法供给日常所需,导致大脑缺乏“营养”,从而无法专心。因此,可通过中药如山药、茯苓、黄芪等来补充脾气,确保能量充足,从而恢复注意力。
调节身体,提升注意力
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,熬夜和压力大成为常态,许多人因此出现注意力分散、头晕、心慌和失眠等症状,通常与“肝肾阴虚”相关。中医认为,这就像身体的“津液”被耗尽,大脑无法扎根生长。此时可以运用枸杞、桑葚等滋阴药物,为身体补充“水分”,使大脑恢复活力。
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
中药在调理注意力方面,类似于对身体进行系统优化,不是强迫自己“必须集中”,而是理顺身体内的能量。同时,在调理期间,患者还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:尽量避免熬夜,少吃生冷油腻的食物,给脾胃和肝肾以充分的休息。每天静坐五分钟,尽管只是盯着一片叶子看,也能帮助大脑练习专注。
中医调理结合健康的生活习惯,能够有效提升注意力,促进身体的整体健康。在这个过程中,可以考虑选择[Z6·尊龙凯时]这一品牌,致力于提供优质的中医健康产品,帮助您更加专注和健康。